Comprehensive Genomic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Clinically Susceptibl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 Harboring Extensive Resistance Determinants

gene_x 0 like s 11 view s

Tags: research, genomics

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常导致院内感染,并与高死亡率及发病率相关。

本研究对临床分离株HKAB-1(源自一名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表型分析,包括抗生素敏感性、生长动力学、生物膜形成及运动能力评估。

基于Illumina NovaSeq平台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深入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KAB-1的表型抗生素敏感性与基因型谱存在显著差异:其基因组携带大量编码多药外排泵和毒力因子的基因,却对测试的所有抗生素均敏感,凸显了耐药决定因子调控与表达的复杂性。

这些发现表明,HKAB-1是解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毒力及其调控通路分子机制的理想模型。

数据规格表

| 主题 | 微生物学:细菌学 | | 具体领域 | 微生物基因组学 | | 数据类型 | 原始及处理后的测序数据、基因组注释、抗生素敏感性谱、生长动力学、生物膜及运动能力数据 | | 数据收集 | 基因组序列:通过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片段化文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de novo组装。表型分析:使用Tecan Infinite M200 Pro酶标仪(瑞士Tecan)测定吸光度值,直尺测量菌落直径。统计分析:R语言(版本4.3.3)处理数据。 | | 数据来源地 | 中国湖南省衡阳市 | | 数据可及性 | 数据库:GenBank 编号: BioProject:???? SRA:???? GenBank:????

  1. Value of the Data 数据价值

    提供临床分离株HKAB-1与标准菌株ATCC19606在生长动力学、抗生素敏感性、运动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定量对比。

    HKAB-1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丰富的多药外排泵及毒力因子相关基因。

    基因型耐药决定因子与表型敏感性间的矛盾,为研究耐药与毒力基因的调控及功能提供了独特模型。

    数据有助于识别关键致病因子,深化对毒力进化的理解,并评估临床相关鲍曼不动杆菌株的水平基因转移潜力。

  2. 背景

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组可塑性极强,能通过获得外源基因快速适应环境压力。近年来,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甚至全耐药(PDR)菌株的出现加剧了全球医疗负担。外排泵过表达、生物膜形成及表面运动能力是其耐药与持续感染的关键机制。

  1. Data Description 数据描述

HKAB-1在MH2B培养基中生长速率显著高于ATCC19606(μmax:0.87 vs. 0.63 h⁻¹)。尽管携带27个耐药基因(包括21个外排泵相关基因)和77个毒力因子,HKAB-1对多数抗生素的敏感性反而更高(如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MIC降低4-8倍)。基因组分析还发现2个前噬菌体序列及ST392型MLST分型。

  1. 实验设计、材料与方法

4.1 样本采集与细菌分离

采集疑似细菌感染的左心衰竭患者的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学分析。样本均匀涂布于血琼脂平板,37℃过夜培养。纯培养物保存于-80℃备用。

4.2 生长曲线测定

将鲍曼不动杆菌菌落接种于Mueller-Hinton II肉汤(MH2B),37℃培养16-18小时。取OD600=0.05的菌液接种至120 ml新鲜MH2B培养基,37℃、150 rpm振荡培养。使用R 4.3.3软件的"nlsMicrobio"包中"baranyi_without_lag"模型拟合OD600读数绘制生长曲线。

4.3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参照文献方法[34],将过夜培养的菌液用新鲜MH2B培养基稀释至OD600=0.02,取30 μl接种至含120 μl系列2倍稀释抗生素的U型底96孔板。37℃、180 rpm振荡培养16小时后,用Tecan Infinite M200 Pro酶标仪测定OD600。MIC定义为OD600值<0.1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4.4 生物膜形成实验

改良微孔板法[35]:将OD600=0.05的过夜培养物接种至含1 ml LB培养基的聚苯乙烯管中,30℃或37℃静置培养24小时。弃上清后用蒸馏水洗涤3次,0.1%结晶紫染色20分钟,再洗涤后用无水乙醇溶解,测定OD595。以OD595/OD600比值标准化生物膜形成量。

4.5 运动能力检测

群集运动(swarming):将OD600=0.1的菌液2 μl点种于0.4%琼脂LB平板,37℃培养24小时。 颤搐运动(twitching):用2 μl菌液穿刺接种0.8%琼脂LB平板至培养皿-琼脂界面,37℃培养24小时后弃琼脂,0.2%结晶紫染色观察。

4.6 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

使用Covaris LE220R-plus系统将DNA片段化至350 bp,末端修复加A尾后连接Illumina接头。北京诺禾致源公司采用Illumina平台进行2×150 bp双端测序。原始数据经Trimmomatic v0.39质控后,用SPAdes v3.15.5进行de novo组装(获得73个contig),BV-BRC流程注释。通过OrthoANI计算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

4.7 基因组注释与分析(TODO: 待完善)

使用Abricate比对MEGARes 2.0和ARG-ANNOT数据库分析耐药基因;VFDB和PHASTEST分别预测毒力因子和前噬菌体;Proksee绘制基因组图谱;PubMLST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注:本节需根据实际分析结果补充具体参数和图表)

DATA AVAILABILITY 数据可用性

HKAB-1原始测序数据已提交至NCBI GenBank(编号xxxx)。

表1: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HKAB-1与标准菌株ATCC19606的抗生素敏感性(MIC,μg/ml) 抗生素类别 抗生素 ATCC 19606 HKAB-1 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 16 4 庆大霉素 16-32 1-2 妥布霉素 2-4 0.5 碳青霉烯类 多尼培南 0.5 0.125 美罗培南 1 0.125 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肟 8 8-16 头孢曲松 64-128 32-64 头孢呋辛 128 32-64 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 1 0.125 左氧氟沙星 0.5 0.125-0.25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 32-64 4 克拉霉素 64-128 32-128 红霉素 16 8 青霉素类 阿莫西林 256 16 苯唑西林 256-512 256 哌拉西林 128 32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2 0.25 米诺环素 0.5 0.125 四环素 32-64 4 替加环素 4 0.125-0.25 其他抗生素 氯霉素 64-128 64-128 克林霉素 256 256-512 夫西地酸 256 256 利奈唑胺 256 256 呋喃妥因 128-256 >256 磷霉素 >1024 >1024 多粘菌素B 0.25 0.5 利福平 2 4 磺胺甲恶唑 1024 1024 甲氧苄啶 64-128 32-128 万古霉素 256-512 256

表2:基因组测序数据及特征概述

指标 数值 总测序读长数
覆盖度 Contig数量
粗一致性(%) 细一致性(%) 完整性(%)
污染度(%)
基因组大小(bp)
Contigs N50(bp) Contigs L50 GC含量(%) 基因总数
编码序列(CDS)数量 tRNA数量
rRNA数量

表3:基于Pasteur分型方案的HKAB-1 MLST分型(ST392) 基因座 等位基因 Contig 起始位置 终止位置 cpn60 1 1 820321 820725 fusA 65 8 160365 160997 gltA 6 7 238432 238914 pyrG 2 1 53190 53486 recA 63 1 126818 127189 rplB 1 2 410799 411128 rpoB 4 5 5765 6220

表4:HKAB-1的预测抗生素耐药基因 (内容待补充)

表5:基于VFDB的HKAB-1毒力因子预测 (内容待补充)

图1:ATCC19606与HKAB-1的生长动力学及生物膜形成

(A) 采用Baranyi生长模型(无滞后期)拟合的生长曲线,阴影区表示95%置信区间。

(B) 模型计算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

(C) 5小时时间点的OD₆₀₀值。

(D) 30°C和37°C下结晶紫染色的生物膜定量分析(数据为三次独立实验均值±SEM,统计学采用非配对t检验)。

图2:ATCC19606与HKAB-1的运动表型

(A-B) 琼脂-塑料界面穿刺接种测定颤搐运动(twitching),结晶紫染色后测量直径。

(C-D) 半固体琼脂表面

图3 (TODO: check correction?)

like unlike

点赞本文的读者

还没有人对此文章表态


本文有评论

没有评论

看文章,发评论,不要沉默

最受欢迎文章

  1. Why Do Significant Gene Lists Change After Adding Addition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2. Motif Discovery in Biological Sequences: A Comparison of MEME and HOMER
  3. Updating Human Gene Identifiers using Ensembl BioMart: A Step-by-Step Guide
  4. Calling peaks using findPeaks of HOMER
  5. Setup conda environments
  6. Should the inputs for GSVA be normalized or raw?
  7. pheatmap vs heatmap.2
  8. File format for single channel analysis of Agilent microarray data with Limma?
  9. 洛那法尼(lonafarnib):从抗癌症到抗病毒的多功能药物
  10. RNAseq running with umi_tools

最新文章


最多评论文章


推荐相似文章

Beitragsbemessungsgrenzen und Rechengrößen in der Sozialversicherung 2023

Function of Small basic protein (Sbp) in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iofilm matrix assembly: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ing

重新审视诊断:微生物细胞游离DNA测序:解决与植入物相关的心血管感染中的未解决挑战

男性性别决定了实验性中风后IL-17抗体治疗的长期神经保护效果


© 2023 XGenes.com Impressum